摘要:文:岸政彦(Kishi Masahiko) 從故事之外 我曾聽歷經過戰爭的人訴說他們的故事。 ...
而到了1990年代,這樣源自歐美的「彈性」浪潮進入東亞,區域內各國(尤其日、韓)非典型僱用迅速氾濫。
Photo Credit: 中央社 台北市議會第13屆第5次定期大會上,台北市長柯文哲(右起)與悠遊卡公司總經理邱昱凱、副市長黃珊珊一起上台備詢 柯文哲受訪時為政務官過低的薪水叫屈,認為台灣應仿效新加坡的高薪制度像是明朝高官禮部侍郎鄒師顏,按理說光靠俸祿應該可以過上正常的生活。
兩者皆有透明的公務員財產公開制度、媒體能夠有效監督政府、獨立強大的反貪機構,以及民眾對於誠信的擁護。但神奇的是,從2020年全球清廉印象指數(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, CPI)看來,這些國家貪腐的狀況都十分嚴重。有「海青天」之稱的淳安縣令兼自耕農海瑞,不過是上市場買兩斤肉為母親慶生,竟然成了當時全國最熱門的新聞,還載入史冊。諷刺的是,這個衙門是老外代管的。亞洲最清廉的新加坡與香港,同樣也有類似的配套措施。
由於邱昱凱曾為台北市長柯文哲選舉時的網路操盤手,且在悠遊卡服務僅兩年即升任總經理,加上年薪若依照慣例將高達350萬,立即引起一片譁然。悠遊卡新任總經理邱昱凱的人事案,在4月8日台北市議會開議前鬧得沸沸揚揚。精神障礙判斷的場域是「兩個系統交錯,相互拒斥又需要」。
然而,當「無差別殺人」出現時,徹底打壞了大眾的「公平世界假說」,使得人們發現沒有辦法再以「我只要⋯⋯就不會被殺了。但從法律的角度,是沒辦法說出「因為犯罪時是因為他生病的X人格主導,所以他無罪」,因為法律認的是這整個活生生的「人」,而不是那個人格。當他發現他們隱瞞的是過去村裡發生的殺人案,以及園崎家在村中握有權力後,他開始感覺到自己要被迫害了:「正因為他的外人身分,所以即將成為村人的消滅對象。針對鐵路殺警案一二審的判決轉變,導致一審鑑定醫師沈正哲對司法感到不滿、對於專業備受質疑感到憤怒,決定再也不接鑑定工作之後,身兼律師與心理諮商研究生的紀岳良對此爭議做出如此陳述: 對於犯罪者的精神狀態,法律關心的是「負責」,對應到刑責。
雖然在動畫與漫畫中,這種疾病被描述地很懸疑、恐怖,但就現代精神醫學而言,其實它的原型就是「思覺失調症」。從醫學的角度來說,這人犯罪時,並不是他,要處罰的話應該是針對那個X人格(論其實際,醫學也不管處罰)。
目前精神醫學對於精神疾病的看法大多是「生理、心理、社會、先天性格等多重原因交互影響之下而造成的結果,而引發疾病的則是『超越個人所能負荷的心理壓力』」。我只要不要⋯⋯就不會⋯⋯。《暮蟬》舊作的中心議題,莫過於「御社神作祟」的傳說,以及「雛見澤症候群」這種疾病。Photo Credit: shutterstock 當思覺失調遇上法律:是病,還是罪? 《暮蟬悲鳴時》作者在「皆殺篇」中陳述了他創造「雛見澤症候群」的目的:「在疑心生暗鬼的圭一引發慘劇的場合,圭一固然有錯,但當想到「強迫圭一引生慘劇的環境」時,我感到絕對不可以把一切責任推在圭一身上。
在這樣的壓力之下,他開始聽見了背後的腳步聲、感覺到有人在監視自己,對於周遭的夥伴們開始疑神疑鬼,並出現了幻覺:享用魅音和禮奈送來的牡丹餅時,忽然想起過去看過的漫畫中,食物中被埋針的恐怖畫面,因而以為自己吃到針,魅音和禮奈是要謀害他的。而就醫學、心理學而言,犯罪不是重點,而是這個人的精神怎麼樣被知識理論理解,回應給出治療。雖然他和同伴們相處地很愉悅,但卻無意間發現自己的夥伴魅音和禮奈似乎在隱瞞自己些什麼。正性症狀指的是:「一般人所沒有的,而思覺失調症患者會有的狀態」,例如妄想、幻覺等等
然而經我查證,另一個版本的「to take off your pants to fart」似乎更為常見。Photo Credit: 英語島 英文版的脫褲子放屁,為何深受西方人歡迎? 節目現場隨即爆出了笑聲、掌聲、和驚呼聲。
她的英國伴侶熱愛中國,從零開始自學中文,無師自通。最後建議大家,如果想學一句中文,這句不錯,很好用。
中英雙語在彼此交流時,早就有人做此嘗試。這個「to lose face」是英文裡標準的說法,甚至還是專業術語,是語用學(pragmatics)的重要概念,英文詞語的聖經《牛津英語詞典》(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,簡稱OED)有收。主持人豁然開朗,說這就像是「培根上的奶油」(butter on bacon)。如果連最接近的也不可得,那就盡量想辦法。金球獎頒獎前的2021年2月19日,她上了英國的喜劇性談話節目《葛瑞恩・諾騰秀》(The Graham Norton Show)。這「脫褲子放屁」的直譯「to take your trousers off to fart」橫空出世,語言獨特,生動傳神,加上明星效應,節目熱播,說不定會廣受英語人士喜愛,爭相模仿,見機使用,最後在英文裡安家落戶,進入權威詞典,成了「to gild/paint the lily」、「to over-egg the pudding」的同義詞。
這個招呼語本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洋涇浜英語(Chinese Pidgin English),文法不符合英文的習慣,卻因緣際會,全球通行,許多人朗朗上口,英文詞典也多有收錄。「脫褲子放屁」的英文,可以找到現成的慣用語套用,譬如「to gild/paint the lily」(字面「給百合花鍍金/著色」),或「to over-egg the pudding」(字面「在布丁裡加太多雞蛋」)。
她適時輔以直譯的「taking your trousers off to fart」,讓大家能明白這句中文字面的意思。然而語言是活的,有彈性也有創造力,倘若一味按標準來,恐會讓語言缺氧,喪失彈性,抹煞本該有的創造力。
把「脫褲子放屁」直譯為「to take your trousers off to fart」,當然不是裴淳華的獨創。節目主持人所說的「butter on bacon」(字面「培根上的奶油」),或加了動詞的完整版「to put butter on bacon」(字面「在培根上塗奶油」),這兩個也都可以,不過知名度似乎相對不足。
如果英文裡找不到完全相符的,那就找最接近的。明星加持,「to take your trousers off to fart」成為當紅流行語 節目播出的隔天,《葛瑞恩・諾騰秀》在自己的YouTube官方頻道推出了2分鐘的相關視頻,標題是《裴淳華的孩子教她用國語說「脫褲子放屁」》(Rosamund Pikes Kids Taught Her To Say 「Take Your Trousers Off To Fart」 In Mandarin),在我寫這篇文章的2021年3月初,已經有30多萬的觀看次數,很受歡迎。「裴淳華」是伴侣給她取的漢名,她不只喜歡,甚至要求中文媒體採用,不要再使用音譯名「羅莎蒙・派克」。孩子從小就跟著爸爸學,中文說得既流利又道地。
主持人葛瑞恩・諾騰知道她家裡的中文氛圍,了解到她也在學中文,希望她能講兩句。Photo Credit: 英語島 中文直譯成英文,其實更活潑獨特 然而裴淳華在節目中介紹的金句,卻讓我們驚覺,中翻英有另一種可能性,長久以來都不受重視,甚至遭到壓抑鄙夷,那就是直譯。
在座的嘉賓笑聲連連,點頭如搗蒜,似乎深得其味,覺得既有趣又貼切。把中文直譯成英文,另有一個知名的例子「丟臉」(to lose face)。
不求漂亮的高分,但求及格過關。她便把孩子教她的搬出來,字正腔圓地介紹了「脫褲子放屁」,並把它直譯為「taking your trousers off to fart」。
裴淳華直譯了「脫褲子放屁」,因為比喻獨特,意象鮮活,生動傳神,結果反而讓人拍案激賞。Photo Credit: 英語島 long time no see、to lose face都是直譯的經典例子 把中文的說法直譯成英文,最有名的當屬「好久不見」(long time no see)。主持人也樂壞了,說中文能有這樣一個動詞,真是讓人愛死了。裴淳華從不同的角度舉例,藉以解釋這句中文,意思差不多就是做了多餘而不必要的事,多此一舉。
文:曾泰元(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、前系主任) 牛年新春期間,我從網上看到了一段英文的視頻,在嘻笑和讚嘆聲中,想到了詞語翻譯的問題。中翻英的時候,老師都教我們要到英文裡找答案,英文必須道地,中式英文要避免。
裴淳華又以中文反覆說了幾次「脫褲子放屁」,咬字標準,聲調正確,比大多數華人都說得好不求漂亮的高分,但求及格過關。
這個招呼語本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洋涇浜英語(Chinese Pidgin English),文法不符合英文的習慣,卻因緣際會,全球通行,許多人朗朗上口,英文詞典也多有收錄。如果英文裡找不到完全相符的,那就找最接近的。